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 正文

深度剖析汉语成语,以及内容上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文化

来源:个人图书馆-建老真人图书馆    时间:2023-07-05 15:06:59

文|侯博士的笔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辑|侯博士的笔记

前言

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汉语作为主要语言,是中国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演变中,汉语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成语,这些成语是经过历史的深刻积淀,被广泛使用并延续至今的一类词语。

它们具有固定的结构和特殊的文化含义,在语法功能上类似于一个固定词组或短语。与普通词汇相比,这些成语蕴含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和精神传统。

汉语成语的历史和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成语的形态;汉语成语大都以四字格的格式出现,而且经常会用到一些有虚指性的数词。

从内部结构看,成语主要是由单音构成,并且在各个组成部分中都注意到了对称性。在成语的发音方面,成语中的各个元素都讲究平仄、重叠、叠用等,其形态特征与汉语的发展历史以及汉文化的制约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层面,也就是在成语中体现出的历史和文化意蕴。汉语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以及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成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蕴涵着丰厚的意蕴,既是中华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汉语成语里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作为古代文化的一部分,物质文化是最直接和最直观的一种文化形式。汉语成语中有不少是对上古时期人们生活习惯和思想内涵的直接反映。这些成语选择的题材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器物以及中医药理等,体现出中华民族物质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历史演进。

这些成语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他们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对我们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理解我们的精神世界,塑造我们的未来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成语与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包括强烈的民族性、高度的艺术性和严格的等级制度。这种建筑风格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与建筑有关的成语也蕴含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在古时候,“门”与“户”是有明确界限的。虽然大意上都指的是门,但不同的是,双扇的门为“门”,而单扇的则为“户”。

“门当户对”这个谚语用来形容两座房子的大门对着,门当户对。后来,这一词被扩展到了“夫妻”这个词,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家庭、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关系。

另外,汉语中也有不少用来描述建筑物的特点,比如“层台累榭”,就是用来描述建筑物层层叠叠,高下相间,此类成语也很常见。它们既是中国传统的语言精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门庭若市”这句谚语来自于《战国策·齐策一》中的一句话:“群臣们进谏,门庭若市。”这里的“庭”,就是指正门里面的院子,意思是有很多人在门口和院子里,就像一个菜市场,后来也被用来形容很多人,很是热闹。

《汉书·蒯通传》中有“固若金汤”的谚语:

“必将 婴城同守 ,皆为金城汤池 ,不可攻也。”。

意思就是城墙坚固如铜,护城河就像沸腾的开水,形容城的防御工事很坚固,又有“金城汤池”之称。这个成语很好地体现了古代军事建筑的特色。

成语与古代饮食

根据近代考古学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古代,人们对饮食文化非常重视,现在使用的很多烹饪方法,都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也有不少成语,反映了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化,这一点也证实了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历史。

比如“五味俱全”这一成语,就是取自《礼记·礼运》中的一句话:

“五味,六和,十二个食物,还相而为质。”

还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第2折中出现:

大人你明如镜 ,清似水 .照妾身肝胆虚 实 ,那羹本五味俱全。”

这句话里的“五味”,就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整个成语是用来形容调料齐全合适的,可见古代社会是多么的注重食物。如“粗茶淡饭”,“酒足饭饱”,“茶”和“饭”,“酒”和“饭”并用,都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茶酒文化。

成语与古代服饰

中国古代服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演化,形成了一种色彩缤纷的服装文化,是当今历史学家,艺术家们孜孜以求的研究对象。

《周礼·春官》中说:“司服,察民气,知衣冠,识物,以事相务。”这表明,在古代,人们对服装的选择和着装有着严格的规定。汉语成语中所折射出的古代服装文化,记录着古代服装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之分的体现。

例如“被发缨冠”这个成语,指的是没有时间把头发扎起来,把帽子系好,就是指急着去救别人。

“冠”是一种俗称的帽子,后来被用来形容贵族们戴的帽子,因为古代人都是留着头发,需要用发簪将头发盘成一个丸子头,然后在丸子头上戴上一顶王冠,王冠两侧有一条很短的带子,名为“缨”,是用来打结的。

“冕”指的是最高贵的黑色王冠,在一些成语中,“冕”和“冠”一起用,比如“冠冕堂皇”,用来形容一副表面上威风凛凛,庄严的样子。

“黄袍加身”这句谚语中的“袍”字,就是帝王所穿的“龙袍”。

“凤冠霞帔”,“珠围翠绕”,都是古代贵妇穿的服饰“褒衣博带”,“圆冠方领”,都是古代文人穿的服饰;“顶冠束带”,“象简乌纱”,都是官吏穿的服饰;“葛巾野服”,“芒鞋竹杖”,都是描写深山里的隐士。

成语与古代器物

古代器物是最能反映出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标志,也是最能反应出古人生活状况的标志,在一些成语中,就可以直接用到古代器物的名称,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生活方式。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一句话,叫做“破釜沉舟”,这句话是从楚汉之战中流传出来的: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沉船 ,破釜甑.。”

其中的“釜”字与现代的“锅”一样,与“甑”字的意思相同,都是用来做饭的,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破罐子破摔,再也没有回头路可走,比喻下定决心不顾一切的干到底。

在“衡权轻重”和“衡权利弊”这两个成语中,“权”就是一个“秤”字。“衡”指的是一根秤杆,后来演变成了两个音节的动词,有大概,估计的意思。

“再接再厉”中的“厉”指的是磨刀石,也就是用来磨的,用来指的是用来磨刀的,用的是一把刀,一把斧头,一把一把的磨,一次又一次的磨,用来形容坚持不懈的努力。

“锱铢必较”指的是对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斤斤计较,用来比喻非常吝啬。

“一发千钧”这四个字,用来形容一根头发上挂着的东西,很是沉重,很是危险,你于形势危急。

而“锱”,“铢”和“钧”则是古代社会使用的重要计量单位。六铢是一锱,四锱是一两,十六两是一斤,三十斤是一钧,两钧是一石。

汉语成语里所反应的中国古代精神文化

在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能体现出一种精神文化,这些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古代社会精神价值的体现,对这类成语进行归纳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精神文明的发展程度,并对古代优良的人文精神进行传承和弘扬。

成语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主流,贯穿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虽然儒家思想中存在一些封建时代的糟粕,但它也带给我们很多实用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形成了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许多成语表达了孔子的思想,至今仍然具有进步的意义。

比如出自在春秋时期的一个成语典故“大义灭亲”,说的是卫国的大夫石硒,为了报效国家,设计杀死了助卫庄公之子州吁杀兄篡位的亲生儿子石厚,这个成语典故的意思是说:“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天子犯法和庶民同罪,对犯罪的亲人也不能徇私舞弊,让其受到该有的惩罚”。

“当仁不让”这一成语是《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最初的意思是以仁为任,没有什么可以谦让的地方。后来的意思是,在需要做的事情上,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做,不会拒绝。

可以看出,从这些成语中所反映出来的儒家思想,充分反映出了中华民族以仁为本、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这对于当代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具有积极的意义。

成语与宗教文化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宗教文化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佛教和道教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汉语中很多成语都是从这两大宗教文化中衍生出来的,至今仍在使用。

“无为而治”这个成语最早来自于《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话:

“子 日:"无为而治者,其舜也欤?”

它代表了道家的理念,也就是道家的开创者老子哲学思想的内容。讲的是在舜统治时期,继承了尧的学说,没有做出任何改动,但是“无为而治”的学说却在老子的学说中发展出了一套体系,也就是君王不要鲁莽行事,天下就会安定下来,这就是所谓的“以德天下”的意思。

“绝圣弃智”这个成语取自《老子》的十九章:绝圣弃智,百倍民利,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通巧弃利,天下没有强盗。

”“圣”“智”指的是智慧,聪明,这句成语的含义是舍去聪明,回归自然,这就是老子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哲理。

成语与古代制度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这些制度对于现在人们意识形态得到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反映古代制度的成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频率上,都占有很大的比例。

“秦晋之好”这个成语如今多用来形容两个姓氏的联姻,但是它的出处却是一种政治联姻。根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为巩固政治联系而通婚,后来晋惠公登基,两国关系断绝,直至晋公重耳(晋文公)夺取政权,才得以重修旧好,从而形成了“秦晋之好”,这也是古代政治体制的一种体现。

“光宗耀祖”这句谚语取自《红楼梦》第33回:

“儿子管他 ,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宗”就是宗族,“祖”就是祖宗,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子孙当上了官功成名就,使得祖宗和整个家族都十分荣耀。

在古代,人们把“光宗耀祖”看作是为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这是中国传统宗法思想的集中体现。

“父慈子孝”,“承欢膝下”,“兄友弟恭”,这些成语则直接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和睦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维护家庭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制度的体现。

“尊师重道”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的教育制度,引用自《后汉书·孔僖传》中的一段话:“臣闻明王圣主,不敢不尊师重道”。

其中的“道”指的是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应该遵循的道理。这个成语的含义是要我们尊重师长,珍视老师的教诲,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

古代人观察太阳、月亮、金、木、土、水、火等“五行”时都是以恒星为背景,并选择了28颗星宿为自己的座标,“南箕北斗”原指的是利用星宿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后被引申为有名无实。

诸如“斗转参横”、“日月参辰”、“寅吃卯粮”等成语,均与上古天象、历法密切相关。

成语与古代文学艺术

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文学和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优秀的文化成果来源于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又回到生活中去,因此,与之相关的成语,也就囊括了古代文学和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木三分”是张怀璀的《书断·王羲之》中的一句话:“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人木三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王羲之曾经写过一句话,后来因为要修改,匠人们想要把这句话从木牌上擦下来,结果一看,每一个字都像是被人用刀子划出来的一样,深深地扎进了木头里。因此,这个成语被用来描述书法的笔力雄浑,后又被用来比喻思想的深邃。

“双管齐下”这个成语出自于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张躁》一文,

“唐张躁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描述唐代著名画家张躁擅长画松石,尤其擅长描绘松树的形象。他能够同时使用两支画笔,一支描绘生枝,一支描绘枯干,气势逼人,让人感受到松树的风姿。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并用比喻来形容古代绘画技法的高超之处。

结语

总之,成语是汉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在漫长的历史积累中,承载着远古文明的光辉,而它的结构的固定性和语义的特殊性,使它能够最直接地、最生动地体现远古文明。

所以,通过对成语与古代文化之间的联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人文现象,并对辉煌的中围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同时把汉语方在中围古文化中进行考察,这对我们学习和掌握汉语的语言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日鹏、金士杰.成语故事三百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2.朱瑞枚.成语探源辞典[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朱祖延.汉语成语辞海[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4.章俗.成语典故源流故事赏析辞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5.王尔龄.中国文化常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6.杨任之.中国典故词典[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关键词: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