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 正文

只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

来源:东方资讯    时间:2023-04-28 22:13:51

近日,有这样一则消息引起人们的热议——在云南丽江,一支以鸟为图腾的家族,姓“nià”,由于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和显示,给村民带来了种种不便,只能改姓“鸭”。

4月21日,话题“因姓氏太罕见全村集体改姓鸭”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达1.4 亿。21日晚,有媒体采访到两位“鸭”姓村民,对方表示情况属实。22日,话题“名字有生僻字就只能改名吗”,再次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一)


(相关资料图)

新闻中所说的“nià”姓,上半部分是少了一横的“鸟”,下半部分是“甲”,关于“nià”的来源,村里人表示这可能源于对鸟的崇拜,跟打猎有些关系。但由于当前的电脑系统无法识别,“nià”姓村民办理二代身份证时,只好将其拆开,拆分为“鸟”和“甲”二字,从而组成了鸭子的“鸭”。

52岁的鸭新贵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因为电脑里没这个字,系统它识别不了。你不改,出门不方便,坐火车坐飞机,啥票都买不了。”至于是谁最先提出将“nià”写成“鸭”,他并不清楚。40多岁鸭正高则回忆,自己十年前老身份证上还是nià,后来办摩托车证时却找不到这个字,只好改成了“鸭”。

“遗憾也没有用,不改就没法外出,飞机票买不了,甚至卡里的钱都没法提现。”鸭正高说,现在村子里“nià”姓小孩出生后基本都跟妈妈姓,要是姓鸭的女孩子嫁到男方家去,小孩就随男方姓。

鸭正高曾和几个好友讨论过姓什么的问题,“还是想回归nià姓,不能丢掉老祖宗传承的宝贵姓氏。但我们也不知道去哪里反映,找不到正确的渠道。”所以,每次讨论都无疾而终。

(二)

得知全村改姓一事登上热搜后,鸭正高有些欣喜:“证明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这个问题,也许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

在此话题下,不少网友表示,“太荒诞”。还有一些网友举出了自己身边的例子,说明此类事件并不算少见。

由于系统缺字而让全体村名改姓,这事不论怎么看,都有些欠妥。

中国人常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氏在国人心中,不仅仅是一个区分身份的代号,更是代表其个人和家族的一种的符号,蕴含着每个人“从哪里来”的深刻含义。

中国人见面,常以一句“您贵姓”来打开局面,若是听到姓氏相同,亲切感更是油然而生,笑叹一句“本家啊”。因为系统缺字就让全村人改姓,无疑伤害了村民们的归属感。我说我姓“nià”,你说我姓“鸭”,几百年的文化传承就这样断裂。信息化社会注重工作效率,却因此失去人文关怀,实属本末倒置。

更重要的,除却氏族文化层面的归属价值,姓氏从起源形成,到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变,都在其中得以窥见。姓氏文化不仅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解读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重要文化密码。

“改个姓”的背后,反映出社会对一些罕见、小众的中华文化内容的不了解与忽视,“系统里没有这个字”,不应该成为文化流失的借口。不解决问题,反而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实在是过于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

户口登记政务事项,本是为民服务,应在细节处做到尽善尽美,把关怀落到实处。近些年来,政务改革如火如荼,政务服务朝着人性化、便利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诚然,要想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中国人口众多,也就意味各种各样的诉求也更多,但同样的,一些看似“小众”的问题,实际上也会牵涉到大量的人口。譬如新闻中提到的“nià”姓人口,在北京、四川成都、山西汾阳、云南等地均有,加起来也有10万人左右。而类似的生僻姓氏,还有更多。

当然,让生僻姓氏回归日常生活,也不仅仅是户口系统单方面的问题,即便进入政务系统,该生僻字在一些商业字库中也难以检索,依然会影响到该姓氏居民的出行、购物等日常生活。

要让生僻姓氏、生僻字真正在社会上流动起来,还是要依靠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有充分的专家学者继续挖掘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汉字符号,另一方面也应形成社会合力,助力生僻汉字在工作生活中顺利流通,让“少数人”享受到和“多数人”一样的生活体验。

据了解,“nià”姓现已出现在国标GB 18030《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中,而新版的《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 18030-2022,将于 2023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相较2005年上一次修订的版本,增加录入了 1.7 万余个生僻汉字。

守护生僻字,也是守护传统文化,虽然让生僻字走进信息系统、走进日常生活还有很长路要走,但相信,只要有心去想,用心去做,总能让生僻字在数字时代,重焕其功能作用与文化价值。

参考新闻:封面新闻、光明日报、大象新闻

关键词:

精心推荐

X 关闭

X 关闭